近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,國務院近日印發《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明確了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,對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全面部署。
方案主要目標:到2020年,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%,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。全國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、207萬噸、1580萬噸、1574萬噸以內,比2015年分別下降10%、10%、15%和15%。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%以上。
推進工業污染物減排。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。加強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理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。實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等量或減量替代。建立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工業企業環境管理體系。繼續推行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制度,逐步擴大總量減排行業范圍。以削減揮發性有機物、持久性有機物、重金屬等污染物為重點,實施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工業特征污染物削減計劃。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,加快燃煤鍋爐綜合整治,大力推進石化、化工、印刷、工業涂裝、電子信息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。全面推進現有企業達標排放,研究制修訂農藥、制藥、汽車、家具、印刷、集裝箱制造等行業排放標準,出臺涂料、油墨、膠黏劑、清洗劑等有機溶劑產品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限值強制性環保標準,控制集裝箱、汽車、船舶制造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,推動有關企業實施原料替代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。強化經濟技術開發區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出口加工區等工業聚集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及污染治理。加強工業企業環境信息公開,推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。建立企業排放紅黃牌制度。
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。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,到2020年累計完成5.8億千瓦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,限期淘汰2000萬千瓦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機組。實施電力、鋼鐵、水泥、石化、平板玻璃、有色等重點行業全面達標排放治理工程。實施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區域“煤改氣”和“煤改電”工程,擴大城市禁煤區范圍,建設完善區域天然氣輸送管道、城市燃氣管網、農村配套電網,加快建設天然氣儲氣庫、城市調峰站儲氣罐等基礎工程,新增“煤改氣”工程用氣450億立方米以上,替代燃煤鍋爐18.9萬蒸噸。實施石化、化工、工業涂裝、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,到2020年石化企業基本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。
鼓勵各地制定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。研究擴大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行業排污費征收范圍。實施環境保護費改稅,推進開征環境保護稅。落實污水處理費政策,完善排污權交易價格體系。加大垃圾處理費收繳力度,提高收繳率。
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。鼓勵在環境監測與風險評估、環境公用設施建設與運行、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污染防治、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等領域推行第三方治理。研究制定第三方治理項目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,加大財政對第三方治理項目的補助和獎勵力度。鼓勵各地積極設立第三方治理項目引導基金,解決第三方治理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引導地方政府開展第三方治理試點,建立以效付費機制。提升環境服務供給水平與質量。到2020年,環境公用設施建設與運營、工業園區第三方治理取得顯著進展,污染治理效率和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,環境公用設施投資運營體制改革基本完成,涌現出一批技術能力強、運營管理水平高、綜合信用好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環境服務公司。